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區委各項決策部署,推動廣大科技人才踐行愛國主義精神,擔當作為,進一步增強了科技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睢陽區農廣校校長的楊超,他認真貫徹落實2020年2月12日國務院《關于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精神,自疫情爆發以來,帶領農廣校職工,不分晝夜,奮戰在商丘市防控疫情、保障市場供給的第一線,為緩解農產品銷售困難和菜籃子供應作出了突出貢獻。
搭建平臺 助力商丘市“菜籃子”工程
2020年大年初一,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加強市場保障供給工作,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1月27日睢陽區召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衛生應急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全區各級干部職工迅速統一思想,提高站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全力打好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殲滅戰。
由于親身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楊超敏銳地意識到又一場全民參與的戰“疫”已經打響。大年初二,楊超火速召開農廣校人員視頻電話會議,商量如何第一時間響應政府號召,依托自己研發的科技成果--支農寶四年時間積累起來的平臺優勢和本地化優勢,為保障商丘市居民居家隔離期間的生活物資供應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在楊超的主導下,大家迅速形成了一致意見,利用支農寶從產地到餐桌的強大連接能力,號召全區高素質農民迅速組織全區蔬菜生產基地及農產品加工廠企業,通過支農寶App,將市民生活的必需農產品送到千家萬戶,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仍然可以像平常一樣吃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同時也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廣大菜農、果農的蔬菜水果難以出村的難題,減少他們的損失。
作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人大代表,楊超發揮支農寶576個村級服務網點優勢和高素質農民群體資源優勢,不到三天,一個由13家溫室大棚種植基地、一個上千平方分揀場所、兩間冷庫、10輛物流配送車、20多位快遞員、10位平臺客服人員組成的電商平臺迅速搭建完成,并投入運營。
楊超根據產地蔬菜品種,組合成套餐禮包,上架到支農寶手機App,居民利用支農寶App線上訂購,支農寶物流最快當天就可以把帶著大棚陽光味道的蔬菜送到居民家中,每40斤蔬菜組合只收取66元,僅相當于超市價格的一半不到。
為了確保配送質量,楊超親自帶領大家當“傳菜員”,借配送機會走訪居民,做好“菜籃子”供應滿意度調查,一方面到生產第一線走訪農戶,詢問農產品銷售情況。一天晚上10點多,一位客戶突然打電話給楊超,說家里已經斷菜了,問晚上能不能給送一下。楊超來回行程50公里,將一包蔬菜送到信華城客戶手中。在做好蔬菜配送的同時,楊校長更關心種植戶的農產品銷售情況,楊超在田間走訪農民時,一位農民說:“你在家指揮就行啦,天天來多危險??!”楊超笑著說:“我來看看放心,知道你們的農產品賣出去了才安心?!?/font>
通過十多天的緊張工作,蔬菜配送范圍已由原來的市區擴大到周邊五十公里,配送品種也從蔬菜組合,擴展到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糧油等。截至目前,已服務全市居民33萬多人次,銷售1.5萬余份,服務1.2萬個家庭,有效緩解了商丘市居民蔬菜供應緊張的局面。
楊超的做法得到了市直有關部門的高度認可,2月6日,中共商丘市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商丘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丘市農業農村局、商丘廣播電視臺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網上便民評價銷售 助力疫情防控”公益活動的通知》,向全市人民推薦使用支農寶進行網上采購,助力疫情防控。
獻言獻策 助力疫情防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作為一名長期戰斗在一線的農廣人,楊超對此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向市里建議,利用自己的研發成果支農寶獨有的功能板塊,免費為各大商超、農貿市場商戶、生產銷售類企業等提供網絡銷售服務。各企業及商戶在服務市民的同時,搞好生產自救。楊超的建議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認可,2月11日,商丘市農業農村局、商丘市商務局、商丘市城市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網上便民銷售,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大商超、農貿市場商戶、生產銷售類經營主體,充分利用支農寶網絡平臺,積極開展網上便民銷售,確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與此同時,農廣校加派人員服務各大商超、生產企業、農貿市場商戶免費上架支農寶渠道配送商城,無償幫助企業實現各網上銷售。截至目前,已免費為1560家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商戶、生產銷售類企業等提供網絡銷售服務,為企業節約銷售成本約592.8萬元。此外,線下菜籃子便民供應定點超市也迅速擴展到100家,方便了那些年紀較大,使用互聯網工具存在困難的市民可就近到菜籃子定點超市購買。通過將近十五天的努力,菜籃子供應基本實現了市區及少部分鄉村全覆蓋,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生活物資的供應。
拓寬服務范圍 助力農產品銷售
楊超組織農廣校職工發動全區的高素質農民,盡可能地向農村拓展服務范圍。一方面組織高素質農民搜集本村及周邊種植戶生產信息,及時對接分揀中心進行銷售,另一方面引導廣大村民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動員高素質農民當好“傳菜員”,負責各村物流配送工作。截至目前,已有52名高素質農民參與進來,服務全市近10萬人。對接種植、養殖戶27個,上架近二十種農產品及農副產品,其中包括肉蛋奶、水果、蔬菜、粉條等,有效地解決了農村種養殖戶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