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李鵬飛是在北義城上城公村的田間,當時他正在給十多個從事玉米秸稈收集的機手們開會。仔細打量,李鵬飛精瘦精瘦的,臉朧黑里透紅,蠻精神的。如果走在人群中,你根本不會想到這個精干利落的年輕人會是個立志扎根農業的“現代莊稼漢”。
今年剛30出頭的李鵬飛畢業后,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工資較高,家人都希望生長在農村的他能老老實實地立足崗位努力工作,變成一個真正的城里人。也許是受從事了大半輩農機工作父親的影響,也許是骨子里認準了農機這個行當大有可為,2018年在家人的反對聲中,李鵬飛毅然辭掉晉煤集團的工作,一頭扎進老家,開始謀劃籌辦成立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經過兩個月的努力,6月份澤州縣農托幫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成立了,在城里生活了十多年的李鵬飛終于在生長的農村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
經過李鵬飛和一幫農機手三年的努力,農托幫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現在澤州縣眾中合作社中嶄露頭角,現有入社社員18人,擁有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大型主機17臺,配套農機具36臺(套),并整合周邊20余戶農機戶,全部加入合作社組成聯合作業小組,為農戶提供耕、犁、旋、播、管、收、青貯打包、秸稈打捆離田、運輸等全機程機械化作業服務。2019年、2020年合作社在周村鎮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4900戶農戶完成托管作業面積27000畝,作業質量和服務態度得到了農戶的認可。從事農業近四年的李鵬飛,充分發揮年輕人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帶領合作社實現了由傳統營利模式向現代經營理念的轉變。
注重合作社成員整體素質的提升。合作社成立后,李鵬飛主動到縣涉農部門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問題,積極組織合作社機手參加縣農廣校組織的各類農業知識的培訓。
開展跨區作業服務,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率。農機作業時長受農作物作業適期限制,較低的使用率造成農機投資回收周期較長。為有效破解這一難題,提升合作社年作業經濟效益,李鵬飛多次外出考察學習走訪,走出晉城為合作社聯系作業任務。2019年,組織合作社9名機手和9臺農機到呂梁嵐縣進行農機耕整地作業9200畝。
瞄準行業弱項環節,持續精準發力。在從事農機作業服務中,李鵬飛發現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農作物秸稈如何盡快收集處理利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但就當下糧食生產機械作業現狀而言,農作物秸稈處理利用又是個相對弱項的環節,從事的人不多。于是,李鵬飛在縣農機部門的支持下,購置秸稈除塵打捆機、抓包機、粉碎碼條機、包膜機等農作物秸稈收集處理機械,全力投入農作物秸稈收集處理領域。2019年11月,合作社組織12臺大型機械跨區參與嵐縣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當地作業20多天時間,完成作業面積30000余畝,每臺機械作業2500畝左右,農機手取得了好的收益。2020年,合作社組織30臺大型機械繼續跨區到呂梁嵐縣進行秸稈處理作業,一個月時間完成作業面積70000畝。經過兩年的實踐,李鵬飛和社員們信心大增,2021年,在使用好自有秸稈收集處理機械的同時,聯系安徽、河北、河南近兩年合作過的三家合作社的18臺秸稈處理機械到澤州縣北義城鎮進行秸稈收集處理作業,完成作業面積18000畝,收集玉米秸稈2250噸。將秸稈進行分類處理,質量好的用作飼料,質量差的送到電廠作燃料,想方設法利用現代農機裝備將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2021年10月李鵬飛到山東、天津、河北等多個農機生產廠家考察,計劃2022年引進一套加工能力較高的固定式秸稈飼草加工設備,新增10臺左右適合當地地形的秸稈收集打捆機,擬成立一個專門發展農作物秸稈生意的公司,兼顧農機作業經紀和草業銷售,組織當地和外地的秸農業機械跨區域從事農作物秸稈收集處理。
有理由相信,立足農業領域正揚帆起航的李鵬飛一定會在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帶領社員和群眾一起完成自己心中的農業夢。